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北流市白马镇黄龙村:扶贫车间圆了村民就业梦

    信息发布者:liusing2002
    2019-07-01 22:18:13    来源:玉林日报   转载

      在黄龙村扶贫车间里,村民有条不紊开展工作。

    把不同颜色的电线头对准线排孔,对应插进去、连接正负极、固定……日前,笔者在地处北流市南部边远山区的白马镇黄龙村扶贫车间看到,正在忙碌着的女工庞秋霞,不到30秒就完成了一件叫“面包线”的电子零件组装。庞秋霞告诉笔者,她是村里的一名留守妇女,平时在家照顾孩子。去年初,深圳星脉源电子厂在村里设立的扶贫车间开工后,她就来上班了。

    “车间里干的都是简单的手工活,工资计件拿,一天能挣60多元。上班时间弹性较大,我可以按时接送孩子上下学。”庞秋霞高兴地说,“就近做工可兼顾家庭,方便带孩子,还可挣钱,扶贫车间真是太好了!”

    在北流市白马镇的南达服装厂针织品扶贫车间,贫困户林翠萍与庞秋霞有着一样的心情。多年来,她家里的收入就主要依靠丈夫外出打工。2014年7月,丈夫因病去世,家里还有年近70岁的家婆和3个正在上学的小孩需要照顾,一家人陷入困境。去年2月,南达服装厂针织品扶贫车间开工,林翠萍成为这里的一名工人,月工资可达3000元,使原本抑郁寡欢的她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据了解,黄龙村是一个边远山区村,距北流城区70公里、镇区3公里,全村21个村民小组共9042人,山多地少人多,是“十三五”贫困村。村民收入以种植水稻和外出务工为主,村级集体经济非常薄弱。近年来,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努力探索建立就业扶贫车间平台吸纳贫困劳动力,在企业与贫困劳动力之间牵线搭桥,解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问题,为贫困劳动力就业和企业参与扶贫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途径。

    目前,黄龙村就业扶贫车间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分别解决不同贫困劳动力的就业。一种是居家式就业扶贫车间。即企业(个体工商户)在镇(村)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建立承揽关系,委托5名以上(含)贫困劳动力居家从事生产加工活动。主要是解决不宜外出务工需要在家带小孩或照顾老人病人的青壮年劳动力和年老体弱、残疾不能外出务工的弱劳力、半劳力的就业问题。居家式就业扶贫车间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手工工艺、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或来料加工,具有在家就业、就业时间灵活、要求技能较低的优点,比较适合贫困劳动力的特点和需求。如,深圳星脉源电子厂黄龙村就业扶贫车间就是这种类型。通过来料加工,吸纳了7名贫困劳动力固定长期就业和10多名贫困劳动力不定期就业,每年增加贫困户劳务收入约10万多元。

    另一种是厂房式就业扶贫车间。即企业(个体工商户)在乡镇(村)建设购买或租用厂房从事生产加工活动,建筑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吸纳5名以上(含)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主要是解决返乡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适合部分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因婚后要照顾家庭而返乡的贫困劳动力,优点是就近就业,工资与外出务工差不多,可以一边务工一边照顾家庭,实现两不误。如广西北流南达时装针织有限公司白马镇就业扶贫车间,吸纳就业85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13人,工人月薪一般在3000元以上,且有“五险”,工作环境好、管理规范,工资福利发放正常,真正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